返回

垂旒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垂旒

词典「垂旒」详细解释释义

垂旒详细解释

【 垂旒 chui liu 】

  • 古代帝王贵族冠冕前后的装饰,以丝绳系玉串而成。

    汉 班固 《白虎通·绋冕》:“垂旒者,示不视邪。” 南朝 梁 沉约 《皇雅》:“执瑁朝羣后,垂旒御百神。” 明 吕硕园 《还魂记·耽试》:“圣主垂旒,想汝玉遗珠一网收。”

  • 指帝王。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垂旒资穆穆,祝网但恢恢。” 元 袁桷 《白云平章致仕》诗:“盛代东封催告礼,更须元老侍垂旒。” 清 杜芥 《赋得群山夜来晴》诗:“万象朝一真,拱笏翼垂旒。”

  • 指居侯王之位。

    清 钮琇 《觚賸·圆圆》:“﹝ 延陵 ﹞自此由 秦 入 蜀 ,迄於秉鉞 滇 云 ,垂旒 洱海 ,人臣之位,於斯已极。”

  • 垂旒例子

    【 垂旒 chui liu 】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