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倒喻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倒喻

词典「倒喻」详细解释释义

倒喻详细解释

【 倒喻 dao yu 】

  • 一般比喻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倒喻是本体和喻体次序颠倒的一种比喻。这种比喻有的是明喻,但更多的是暗喻。因为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所以叫做倒喻。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例如: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微风早已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的静。(鲁迅《药》) 自然,生得又高又胖并不就是伟大,做得多而且繁也决不就是名著,何况还有“剪贴”。 (《鲁迅全集》第五卷,第221页) 犹如一滴水落进渭河里头去了,改霞立刻被满街满巷走来走去的闺女群淹没了。 (柳青《创业史》)上面四个例句中,“小瘪三”、“死”、“生得又高又胖并不就是伟大”、“一滴水落进渭河里头去了”是喻体,都放在本体前面;“党八股”、“静”、“做得多而繁也决不就是名著”、“改霞立刻被满街满巷走来走去的闺女群淹没了”是本体,都放在喻体后面。)

  • 倒喻例子

    【 倒喻 dao yu 】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