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坦怀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坦怀

词典「坦怀」详细解释释义

坦怀详细解释

【 坦怀 tan huai 】

  • 开诚相见;敞开胸怀。

    《宋书·张永传》:“时 萧思话 在 彭城 , 义宣 虑二人不相谐缉,与 思话 书,劝与 永 坦怀。”《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七年》:“朝廷虑其交恶,命 蔡靖 代 度 。 靖 至,坦怀待之。” 郭沫若 《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 韩非 在 先秦 诸子中为最后起,他的思想中摄收有各家的成分,无论是作为亲人而坦怀地顺受,或作为敌人而无情地逆击。”

  • 谓胸怀坦荡。

    南朝 齐 王俭 《禇渊碑文》:“自非坦怀至公,永鉴崇替,孰能光辅五君,寅亮二代者哉?”

  • 坦怀例子

    【 坦怀 tan huai 】

    1、怀哲条约:现代的新西兰建于1840年签订《怀哲条约》之后。
    2、 种族关系:《怀哲条约》是英国在无政府主义贸易状态中旨在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所采取的一种手段,以便保护毛利人与殖民者打交道时的权利。
    3、 几次土地争端、游行和抗议迫使政府最终于1975年建立了“怀哲法庭”。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