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灾异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灾异

词典「灾异」详细解释释义

灾异详细解释

【 灾异 zai yi 】

  • 亦作“灾异”。指自然灾害或某些异常的自然现象。

    《汉书·宣帝纪》:“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后汉书·张衡传》:“天鉴孔明,虽疎不失。灾异示人,前后数矣,而未见所革,以復往悔。”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三国演义》第一○二回:“臣今职掌司天臺,但有祸福,不可不奏:近有羣鸟数万,自南飞来,投於 汉水 而死,此不祥之兆;臣又观天象,见奎星躔於太白之分,盛气在北,不利伐 魏 ;又 成都 人民,皆闻柏树夜哭:有此数般灾异,丞相只宜谨守,不可妄动。” 严复 《救亡决论》:“曩己丑、庚寅之间, 祈年殿 与 太和门 数月连燬。一所以事天,一所以临民:王者之大事也。灾异至此,可为寒心!”

  • 灾异例子

    【 灾异 zai yi 】

    1、又以天人感应思想思考历史,将君主受命视为天意,以阴阳解释历史现象。
    2、 另外,祥瑞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3、 阴阳思想在《左传》记载的、卜、争活动中有自然害、学、人感应等表现形态,对于兵家阴阳思想发展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4、 家计的艰难,老人对家道衰落的种种担心,一一写得淋漓尽致,然而这一切都与白蚁密切关联着。 白蚁被视为、恶神。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