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蛮夷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蛮夷

词典「蛮夷」详细解释释义

蛮夷详细解释

【 蛮夷 man yi 】

  • 亦作“ 蛮彝 ”。古代对四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亦专指南方少数民族。

    《书·舜典》:“柔远能邇,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单立一身,朝无亲党,居蛮夷之地,与魑魅为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总论》:“ 蜀 地僻陋有蛮彝风。” 欧榘甲 《新广东》五:“况南方自古以为蛮夷,然其地温暖,万物繁生,觅食甚易。”

  • 蛮夷例子

    【 蛮夷 man yi 】

    1、但是北方那个蛮夷之邦却让数千同胞为保加利亚的自由捐躯。
    2、 华夏族受惠于中原有利的自然资源,对自己辉煌的文化感到自豪,华夏之华就有辉煌灿烂之意。他们鄙视周边的民族,称其为蛮夷戎狄。
    3、 中国看到西方的蛮夷依仗其技术力量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中央王国及其他亚洲国家。
    4、 其他国家虽然存在,却都是蛮夷之邦,无足轻重。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