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纪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二纪

词典「二纪」详细解释释义

二纪详细解释

【 二纪 er ji 】

  • 谓日、月。

    《后汉书·张衡传》:“倚 招摇 、 摄提 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纪、 五纬 之绸繆遹皇。” 李贤 注:“二纪,日月也。”

  • 二十四年。

    《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从来渐二纪,始得傍归路。” 李善 注引 孔安国 《尚书传》:“十二年曰纪。” 张铣 注:“自从仕来,渐进得二十四年。”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策名委质,忽焉二纪。”

  • 约指二十余年。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吾本天上司书仙人,偶以一念情爱,謫居人间二纪。” 王古鲁 注:“一纪为十二年,此处二纪泛指二十餘岁之意。” 清 刘岩 《哭家西谷侍御》诗:“二纪聚京国,情若同胞亲。”

  • 二纪例子

    【 二纪 er ji 】

    1、
    2、 有牙,且牙齿长于牙槽的已灭绝的陆地爬虫动物;生活于晚期到三垩
    3、 在旧的分类中是坚头目的一个亚目;有脊椎的石炭两栖动物,其中有些种类是独立的。
    4、 对 社 会 影 响 力 过 程 的 科 学 研 究 已 经 开 展 了 半 个 多 世 , 它 始 于 第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间 宣 传 、 公 众 信 息 传 播 和 游 说 等 活 动 。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