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达德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达德

词典「达德」详细解释释义

达德详细解释

【 达德 da de 】

  • 通行不变的道德。

    《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郑玄 注:“达者,常行,百王所不变也。”

  • 大德;极高的道德。

    汉 陆贾 《新语·慎微》:“夫建大功於天下者,必先脩於闺门之内;垂大名於万世者,必先行之於纤微之事。是以 伊尹 负鼎,屈於 有莘 之野,修达德於草庐之下,躬执农夫之作,意怀帝王之道,身在衡门之里,志图八极之表。”《孔子家语·执辔》:“ 子夏 问於 孔子 曰:‘ 商 闻易之生人及万物鸟兽昆虫,各有奇耦,气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达德者能原其本焉。’”

  • 荐举有德者。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尊贤达德,动作有礼,赐之纳陛以安其体。”

  • 谓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治世所贵乎位者三:一曰达道於天下,二曰达惠於民,三曰达德於身。”

  • 达德例子

    【 达德 da de 】

    1、达德
    2、 三达德
    3、 达德公所
    4、 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美国诗人斯大林拖达德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