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杂扮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杂扮

词典「杂扮」详细解释释义

杂扮详细解释

【 杂扮 za ban 】

  • 宋 代流行的一种小戏。以剧情简单,逗人喜笑著称。一般为杂剧之散段。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奇术异能,歌舞百戏…… 王十二 ,作剧术。 邹遇 、 田地广 ,杂扮。 苏十 、 孟宣 ,筑毬。”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妓乐》:“又有杂扮,或曰‘杂班’,又名‘纽元子’,又谓之‘拔和’,即杂剧之散段也。顷在 汴京 时,村落野夫,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 山东 、 河北 村叟,以资笑端。” 任半塘 《唐戏弄》第二章四:“至 宋 金 ,杂剧之外,又有杂扮,或以为扮而不演,非。”

  • 杂扮例子

    【 杂扮 za ban 】

    1、第三段叫散段,也叫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技。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