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更多栏目

咏牡丹

陈与义 [宋代]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yī zì hú chén rù hàn guān,shí nián yī luò lù màn màn。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qīng dūn xī pàn lóng zhōng kè,dú lì dōng fēng kàn mŭ dān。

咏牡丹译文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咏牡丹注释

注释

①一自:自从。

②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③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④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

⑤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⑥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 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咏牡丹赏析

赏析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来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之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来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之”这和杜甫因安史之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咏牡丹背景

背景

这首作于绍兴六年(1136),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寓居浙江桐乡北青墩溪旁的寿圣院。越州在当时也盛产牡丹。当然,越州牡丹无法同诗人的故乡洛阳牡丹相比,这不仅仅是由于“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第一也”(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更主要的是,洛阳是自己的故乡,洛阳牡丹自己故乡的牡丹,这当中不仅仅是对名花的赞赏,更蕴含着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但到了绍兴六年,故乡沦陷已经整十年,洛阳牡丹,只能是诗人心中遥远的记忆了。面对眼前的越州牡丹,他更加怀念故乡的牡丹。故土沦陷,复国无望,加上自己已到人生暮年,心衰力竭、老态龙钟,等带着他的,将是客死他乡的悲惨命运。实际上,诗人在两年后即去世,年仅四十八岁。由此可见,这首《牡丹》可视为诗人的绝笔,他是诗人身在异乡、心系故园,忧国怀乡的内心独白,借着这株异乡的牡丹,含蓄而凄婉地表达了出来。葛胜仲谓陈与义晚年诗作“赋咏尤工”(《陈去非诗集序》),确非虚语。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诗人一生学杜,这首诗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杜甫通过与天宝乐工李龟年的昔日交往来抚今思昔,概叹安史之乱个家国带来的灾难,抒发自己漂泊他乡的凄苦之情;陈与义则用看异乡的牡丹来抒发自己真挚强烈的伤时忧国之情。对故乡的怀念,对金兵的仇恨,皆是“独立东风看牡丹”强烈的弦外之音。诗作苍凉悲感,言短意深,与《江南逢李龟年》也极为相似。
  在结构上,全诗四句,前两句忆昔,后两句伤今;前两句概述,后两句特写。皆融情入景,也都成功地化用古人的成句。前两句化用唐代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但比岑参诗加入了时代色彩,忧愤更加深广。作为一个效力边幕的文士,岑参诗中中主要表达故乡的思念,并暗含功业未就无颜还乡的感慨。陈与义的《牡丹》除了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外,更加入时势因素,交代诗人有家难归的原因,山河破碎、故国沦陷之故是由于“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其中的“路漫漫”不仅是道路的修远,更有着人为的阻隔。当然其中暗含着对宋庭苟且求和、不图恢复的愤慨,这和他的名作《伤春》题旨相同:“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只不过《伤春》作于南渡初期,还有余勇可贾。《牡丹》作于沦陷十年之后,作者心力俱疲,只能暗中作此伤感概叹了。
  后两句化用张唐英《题传舍诗》“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张商英,四川新津人,北宋仁宗时御史,宰相张商英之兄,张商英少时亦受学于唐英。神宗熙宁元年(1067)春,张商英丁忧服除,由四川往开封赴任。途径洛阳,此时牡丹盛开。洛阳府尹带着僚属皆去观赏牡丹,府衙空荡荡的。此时仁宗的昭陵刚刚落成,英宗又刚刚去世。张唐英对洛阳府尹此时赏花之举感慨万分,在邮传(公家招待所)写了一首七绝:“先帝昭陵土未干,又闻永厚葬衣冠。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洛阳府尹闻讯后,慌忙至书谢罪并馈礼品,张唐英不受而去。此事见于北宋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陈与义也是洛阳人,在此用洛阳牡丹之典,自然十分贴切,而且比张唐英的诗意更加深刻,忧愤也更加深广。张诗意在指责地方官员不知国礼,在国丧期间仍雅兴不见,不知收敛。而陈诗已不是对一般官员的指责,而是暗讽整个宋庭不知亡国之恨,避于江南一隅,不图进取收复失地;所指陈的也不是个别事件,而是整个时代的灾难。当然,作者的感叹也不是对地方官员的不知国礼、不知收敛,而是国破家亡的深沉感慨,所以说比张诗更加忧愤深广!所以也任过中书舍人的南宋大臣楼钥在读过张诗后感叹说:“用诗深隐处,读者抚卷茫然、不暇究索”(《简斋诗笺叙》)。

最新古诗查询

更多古诗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