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更多栏目

野望

杜甫 [唐代]

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qīng qiū wàng bù jí,tiáo zhì qĭ céng yīn。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yuăn shuĭ jiān tiān jìng,gū chéng yĭn wù shēn。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yè xī fēng gèng luò,shān jiŏng rì chū chén。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dú hè guī hé wăn,hūn yā yĭ măn lín。

野望译文

译文

秋天一眼望去清旷无极,远处隐隐约约荡起层云。

水天相接空中一片明净,一座孤城呈现云雾深深。

秋风吹起枯叶更快脱落,眺望远山太阳刚刚下沉。

孤独的白鹤为何回得晚,要知道昏鸦早已宿满林。

野望注释

注释

⑴迢遰(dì):即迢递,遥远貌。曾(céng)阴:重叠的阴云。曾,层。

⑵兼:连着。天净:天空明净。

⑶迥(jiǒng):远。

⑷归何晚:为何回得晚。

⑸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野望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边秋野望而作,全篇都是写望中所见之景物。

  第一句是总写清秋时节的“望”。望秋天景色清旷无极,这就很好的表现“远水天净”。接下来是写景。写云,云是如何,是遥远的,重叠的。如此的云就表现了此时的天气是不错的。然后从云写到水,从水写到城,虽仍是远景但逼近了一些。水天相接的地方,一片明净,孤城外,雾气缭绕。这样一写,就由首联的不错天气转进了一些悲凉的气氛。

  但作者不仅写这么一点点悲凉。“叶稀风更落”,就是“风起,叶稀更落”,由颔联转向近景,并深入的画出了悲凉,第六句写落日,再变成了远景:夕阳刚刚沉入高远的山。这里,秋天的凉意更有力量的射出。最后一联,融入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孤独的鹤,为何归晚?那些昏鸦早已宿满了树林。结合作者当时的境况不难发现,当时的作者已无落足之地,安史叛军攻陷洛阳,本欲前往洛阳的杜甫被迫退回秦、华,有家不能回,一种哀痛便油然而生,所以见到孤鹤(作者自喻)晚归,便认为是昏鸦(安史叛军)占据了树林。

  这首诗自上而下无不表现出秋天的悲凉,而作者内心更深层的悲凉正是安史之乱所造成的,这就含蓄而有力的批判了安史之乱对国家与人民带来的灾难。

野望背景

背景

这首诗云“远水孤城”,当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在秦州所作。

最新古诗查询

更多古诗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